收藏本站设为首页邀请码 |繁體中文

读屏族音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用心灵感知世界,用爱心成就未来,欢迎来到读屏族音乐论坛!这里是视障朋友温馨的港湾,也是明眼朋友娱乐的家园。“读屏族”人群是借助读屏工具操作电脑和手机上网的视障朋友(盲人),他们虽然有视力缺陷,但超越常人的听力,使他们对音乐有着自己的执着与珍爱。是音乐让我们相聚,音乐让我们快乐!忘我!陶醉!
查看: 24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器材] 天龙A100周年纪念版CD机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3-1 22:03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794

    主题

    1349

    帖子

    549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威望
    6246
    魅力
    6163
    金钱
    29655
    注册时间
    2014-11-28
    最后登录
    2024-6-4
    阅读权限
    150

    突出贡献勋章优秀版主勋章版主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17:16: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楼主 安妮宝贝说:
    DCD-A100是天龙公司纪念公司成立100周年而特别设计推出的中高档SACD/CD机,是在其DCD2010AE的基础上做加强设计形成的产品,采用了天龙公司最新的Advanced AL32解码线路。这个产品是限时限量的,也就是说只做了一批,早已停产了。国内人民币价格在两万元左右,最后几台清仓时安润公司卖过16800元的特价。

    作为一个已停产、买不到的CD机产品,大家有没有兴趣了解它的声音呢?
    话说我店里的试听CD机,一直是天龙DCD2000AE。这是一台蛮经典的中坚型号,在万元左右,素质不错,各方面都比较中正。特别是播放SACD碟时,效果相当好。有些人对日本器材有“冷”“薄”的习惯思维,但事实上天龙DCD2000AE的声音是并不冷,也不薄的,比方DCD2000AE,中频十分饱满,和“薄”字无缘。如果要说缺点,DCD2000AE在它的价位,可提一提的主要缺点,可能是声音不够柔和,略有些硬朗,有时给人声音略猛的感受。当然,这个“猛”也是它自身的特性之一,有些人还比较喜欢天龙略猛的低频呢。

    假如把DCD2000AE去和万元左右的英国CD机相比,主要的差异就在这里:天龙的声音会硬朗一些、扎实而略猛一些,而英国机的声音一般要更“柔”、更“婉转”一些,在力感、扎实度上则可能不如天龙。这是体现日系机和英系机差异的地方。


    DCD2000AE采用的是所谓Advanced AL24的数字处理线路,即在CD机内部把CD信号升频到24比特,再进行解码。这个线路是天龙自己研究开发的Digital Processing线路,向前再早一代是AL20(即20比特升频处理),用在DCD-S10、S1那一代机器上。目前最新一代的DCD2010AE(日本国内型号为DCD1650SE)则已经用上了Advanced AL32,即升频到32比特精度。很可惜的是,DCD2010AE这个机型国内没有引进,因此是没有国内行货的。我询问过天龙公司的人士,得到的答复是不看好国内的CD机市场,觉得不可能卖多少量,所以就省事儿了,干脆不引进这个型号。实质上DCD2010AE是继DCD2000AE之后的天龙公司中坚型号,不引进它,意味着其他更高端的型号就更没可能引进了。



    所幸的一点是,尽管没有国内行货的DCD2010AE,但是,却有国内行货的DCD-A100!事实上A100这台机器,就是以DCD2010AE为蓝本设计制造的,可以说大致结构和DCD2010AE相同,但据介绍一些地方用料更好一些。简单说,A100就是DCD2010AE的加强版本。当然,这个A100的国内行货价格也是昂贵的,超过了2万元人民币。我很早就在天龙公司的发布会上见到了此机,也有机会聆听过。对它的设计、做工,是没话讲!

    下面是我在发布会上拍摄的DCD-A100照片(手机拍的,质量差些)。可以看到它具有数字输入功能,即可以作为单独的解码器使用。模拟输出方面仍只有RCA,而没有XLR平衡输出,这是比较遗憾的一点。2万元的机器,其实是应该有XLR了。

    另外,注意A100的前面板有一个扁口USB,这是干什么的呢?难道能接入电脑,作为USB DAC?别高兴太早。不能的。这个扁口USB是接移动硬盘的,能播放移动存储器上的MP3和WMA格式的音轨。和Bladelius Embla播放器一样,移动硬盘必须是FAT16或FAT32格式的。老实说,对我来说这个USB口是没什么用的。




    下面是A100的实物图。可以看出,机壳和DCD2000AE大小几乎完全相等。不过拎一下机器就会注意到,A100更重。同时它的机壳、机脚用的材质更好,表面处理也非常漂亮。特别指出一下A100的四只机脚是铸铁制造的,而DCD2000AE是塑胶的机脚。日本HI-FI器材普遍在高档制品上使用避震性能良好的铸铁机脚,DENON也是如此。我以前用过的DENON SA1顶级合并放大器,也是这样的铸铁机脚。


    机器正面的按钮开关和DCD2000AE布局相同,只是右下角多了USB口,以及一个漂亮的100周年金色铭牌。机顶的金属是经过磨砂处理的,看上去很有质感。




    注意把两台重型CD机叠放只是为了拍照的方便。试听时是不能如此叠放的(机器上面直接压重物会把声音压闷掉)。试听时把CD机摆放在日本ABA的中型厚板之上,后面用Tiglon信号线接到SOLO超线性耳放,用MD1耳机聆听。这是我听熟的后端设备,在它上面很容易辨别出两机的差别(若有)。

    试听时CD机用丽特P100供电。试听之前两机都已预先开机预热至少1个小时。


    必须说明一下的是DCD2000AE是我店内的试听专用机,早已听得滚瓜烂熟、煲得烂熟了,但A100还是个新机,虽然热机热了很久、也听了一会,但毕竟是个新生鸡,并非老鸡。因为这个缘故 ...... 两机一切换对比,听感的差异是很明显的。不过A100作为新鸡,要吃点亏了,主要的问题是,听下来觉得声音有些亮,如果以较大的音量久听,会觉得有些疲劳,而DCD2000AE作为老鸡,声音就不觉偏亮。如果以DCD2000AE的亮度作为基准点,那新的A100无疑是偏亮了一些。

    不过除了这点之外,其他方面,A100就显示出优势了。尽管还是新鸡、没有煲开,等等,它在一些方面的优势是“昭然若揭”的。

    最主要的地方,我总结是两点:1)细腻度、精细度;2)力度层次的柔和感。


    A100的声音,可能是由于AL32处理线路的缘故,显得明显地比DCD2000AE更为精细、细腻。比如,聆听人声或器乐重奏,会感觉人声和乐器的形体结像都更为精细、凝聚一些,相比之下,DCD2000AE的结像和形体都有些粗大。同时,A100的声场内结像的三维感也更强一些,往往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一件乐器的空间位置是具有三维感的,是一个三维的结像;当然这和我前面提到的精细的结像是密切相关的。DCD2000AE的空间结像要粗大一些,因此空间三维感也相对弱一些。


    A100的声音整体听感上也比DCD2000AE更为柔和。这也是一个明显的区别。从表现声音的力度层次上讲,DCD2000AE的层次感似乎少一些,出来的声音相对比较楞、猛一些,而A100的声音,力度层次更细,表达的力度要柔和一些,少了一些“猛”和“楞”的感觉。有时我觉得DCD2000AE的声音反而更外向和刚猛一些,而A100的声音,明显更往欧洲风格靠拢。也许这就体现出了天龙的音响设计师对“欧洲声风格”的一种追求吧。在日本的HI-FI品牌里,天龙近年来一直是以“追求欧洲声”为标榜的。

    有时我觉得DCD2000AE的声音更粗犷一些,尽管有时失之偏猛,而A100的声音,层次更细致、柔和,体现出一种对高品质欧洲声的追求。

    A100和DCD2000AE都作为转盘使用,有没有差异呢?我把两机都用同轴方式接到美国LAVRY DA11解码器,用DA11的耳机口直推MD1耳机。听下来感觉差异点还是有的,而且大致的差异仍如前述,但差异要小了很多,不象两机的模拟输出差异那么明显。

    顺便一说,天龙CD机+LAVRY解码器,出来的声音真是很不错的,饱满、柔和、顺滑、带些圆润感。

    日本天龙的CD机,我最早使用的是DCD-S10ii,当时觉得它的数字输入功能非常实用,因此对此机青睐有加,用了大概有2-3年的样子。之后就是DCD2000AE、DCD1500AE这一代,也是很可靠的产品,DCD2000AE作为店内样机,结实可靠,通俗地说就是“耐操”,已经用了1年多。最新一代的AL32线路的DCD-A100,除了价格略贵、没有平衡输出之外,依然保持着很好的实用性。很可惜的是由于CD机产品已经日迫西山,风光不在,所以尽管天龙公司在上面还有SA1、SX1等顶级SACD/CD播放器,但天龙中国公司已经无意引入国内了,我们也就没有机会去接触到天龙公司在CD机上的最高成就了。

    本文来源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获取邀请码|站点统计|手机版|小黑屋| 读屏族音乐论坛 ( 鄂ICP备2020021919号-1 )

    读屏族音乐论坛上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搜索,本站不提供下载和存储。
    如果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管理员邮箱: dupingzu@163.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GMT+8, 2024-6-5 02:00 , Processed in 0.175265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