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屏族音乐论坛

标题: 十位乐评人追忆大师陈志远 [打印本页]

作者: 哥特    时间: 2019-3-8 14:58
标题: 十位乐评人追忆大师陈志远
在陈志远之前,台湾流行音乐不知编曲为何物.在陈志远之后,华语流行乐坛奉他为圭臬;在陈志远之前,造星实属不易.在陈志远之后,歌坛星光熠熠.三十多年来,每一个听者的耳朵都满溢着陈志远的旋律,心中或许又各有所属……





在陈志远之前,台湾流行音乐不知编曲为何物.在陈志远之后,华语流行乐坛奉他为圭臬;在陈志远之前,造星实属不易.在陈志远之后,歌坛星光熠熠.三十多年来,每一个听者的耳朵都满溢着陈志远的旋律,心中或许又各有所属:有人偏爱早期民歌时代的简约隽永,有人心仪后期midi程式化的华丽可心;她独爱欧阳菲菲的热辣,而他却迷王杰的忧郁……

一位大师,六十二年,两千两百多首作品,说不尽,诉不完,只因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陈志远……

琳距离:张惠妹《空中的梦想家》

这是张惠妹第一张专辑《姐妹》中的歌曲,曾经有人将阿妹的成功归功于背后的张雨生,但是陈志远为阿妹最初的定位提供了一个清晰而有情感的轮廓定位,“空中的梦想家”这首歌曲虽然是飞碟电台的台歌,但却充满了陈志远的特点,旋律优美,气质温暖,而对于第一张专辑的阿妹来说,“梦想家”的头衔给这张出色的专辑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而这种真诚的力量更是为张惠妹的演唱生涯划下了最有底蕴的起点.

sean:欧阳菲菲《拥抱》

九十年代欧阳菲菲加盟飞碟,已经是飞碟的末期.《拥抱》大碟为天后开辟了一块新领域,首支主打歌用陈志远作曲,以示对天后的礼遇.恰逢卫视中文台於内地的短暂交汇,于是《拥抱》的mv变成海峡两岸的强打项目.犹如华人版的tina turner,欧阳菲菲一直求新求变,此次改变却由陈志远主理,实在让人惊艳了好一阵,错落有致的节奏,饶有新意的制作,加上可舞曲可抒情的旋律,成为天后后期的代表作.

空中客车:小虎队《逍遥游》

在接连和苏芮、蔡琴、黄莺莺实力唱将合作以后,陈志远遇到了了新的“课题”:飞碟唱片要打造华人世界的第一支偶像团体---小虎队,作为当时飞碟唱片创作团队的重要成员之一,陈志远当然要参与其中.

当《青苹果乐园》这首歌曲在市场取得不错反响后,小虎队的首张专辑《逍遥游》在1989年面世.主打歌曲的创作当仁不让地落在了陈志远的身上,面对三个初涉歌坛的年轻人,如何量身定做歌曲,使其扬长避短,这本身是一个难题.《逍遥游》这首歌曲基本上延续了《青苹果乐园》那种“东洋”偶像歌曲的风格,轻快、明亮的节奏,加之陈乐融那讨巧的歌词,可听性极强.小虎队用其青涩但不乏真诚的歌喉演唱出,让听众听后为之一振.这首歌曲也为小虎队日后的走红奠定了基础,成为其最经典的代表作之一.

墨墨:林忆莲《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现在回过头去看,陈志远老师当年接下写《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的时候,其实面对的要求有多大、多复杂:一首歌,要打响林忆莲这样一位香港女歌手在台湾的国语第一炮,而林忆莲此前在香港的独特风格,是台湾歌坛过去几乎没有过的;一首歌,要让台湾的歌迷觉得可以接受,但又要引入香港的都市节奏;一首歌,要让香港的歌迷喜欢,但又不能让他们熟悉的林忆莲跑得太远;一首歌,要让整个台湾唱片业觉得,让香港的歌手来台湾唱国语歌,是会大卖的……

请陈志远来写这首歌,是林忆莲当时的制作人男友许愿的请求,原因是许愿曾听过陈志远为黄莺莺做的《雪在烧》,觉得可以复制到自己女友身上.说白了,许愿要的就是这种既保持香港都市特质,又易于被台湾市场接受的音乐.

还有一个问题是,“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这样的“怨妇”题材,一早已经确定……

陈志远解决这一切问题的方法举重若轻:把旋律写得优美和凄婉,把编曲做得欧化和大气,再两厢一拼接,创造出了华语流行乐史上的经典传世之作,大师的功力尽显.20年来,《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以各种编曲被无数歌手翻唱过,林忆莲本人也有诸如采样enigma《sadeness part i》的混音、acoustic和摇滚等等的各种改编版本,而这首歌本身的旋律和所有这些编曲企图都完全适合,可见陈志远老师在作曲方面也是独成一家.

何小p:张惠妹《听你听我》

陈志远大师作曲、编曲的歌是很多70、80后对华人流行音乐建立印象的开端,并且他的作品也贯穿了好几代华人乐迷对流行音乐形成审美的整个过程——这个总结看似平淡,其实对于很多从事音乐幕后工作的人而言,不管是如今活跃在一线、最炙手可热,还是被冠以“鼎鼎大名”“最著名”“教父级”等头衔的音乐人,都是毕生也难到达的高度.大师陪伴我成长的作品:从我幼儿园、小学时最初接触流行音乐,听过的《跟着感觉走》、《星星点灯》、《水手》、《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一天到晚游泳的鱼》、《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到上初中崇拜的第一个歌星张惠妹的《最深爱的人伤我最深》、《空中的梦想家》、《you make me free》、《我要飞》,甚至到高中听流行歌曲开始胡乱感性的青春期,也有少女偶像曾宝仪的《少了你怎么办》、《我们的颜色》(配乐版).而在这些歌曲当中,我最钦佩的是大师为张雨生祈祷的《听你听我》,当时张雨生车祸入院,情况之紧急整首歌的创作到制作其实顶着巨大压力,可是这首歌的情感自然真切,即便不是张雨生的歌迷,听到也会被感动.这或许也是大师过人之处,即便是给他一些创作上的限定条件,他也可以交出最适合最打动人的旋律.

流水纪:郑智化《水手》

陈志远老师一生佳作无数,我最喜欢的则是《水手》.当然,郑智化可能不是80后们的偶像了,1992年《水手》发表时,我甚至还没上小学,但这首歌却在无数人记忆之中成为从小听到大的作品,这就是经典永恒的魅力.在《水手》这首歌里,陈志远老师利用midi技术,运用精准配器勾勒出精妙细节,最终完美体现出了歌曲精髓,编曲以吉他和鼓点交织出犹如海浪涌动的节奏感,配合郑智化出色的词曲、演唱,将激励人心的主题表达得淋漓尽致.“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身处这个“神曲”泛滥的年代,随着陈志远老师的离去,《水手》带给我们的温暖回忆才终于再一次汹涌而来,令人眼眶湿润,不胜唏嘘.

苏念真:黄磊《年华似水》

不能忽略,陈志远在电视剧配乐上的功力和用心.在《似水年华》的电视原声里,陈志远打造了两张唱片的容量,最爱是《年华似水》,并且变奏出的其它歌曲,把乌镇水乡和台北的双城爱情故事说得隽永,细水长流.如果钟兴民的编曲讲究大鸣大放,那陈志远更象一个水墨画家般的音乐人,而他的音乐也是一桶陈年的老酒,放得越久,味道越纯,然后就无关乎他在不在我们身边了.音乐已经留下,大家都会记得他一辈子.华语音乐也有了一个很重要的座标.

三石一声:罗大佑《闪亮的日子》

把陈志远编曲过的歌曲罗列出来,会发现他的个人风格太过强烈了,如果在创作上稍微掉以轻心,很容易就被他编曲的东西给盖过创作上的风头.《闪亮的日子》是罗大佑本人的创作中人文情怀较重的一首,而罗大佑也恰是个人创作风格浓烈的一个人,陈志远的编曲加载在罗大佑的创作中,很精彩,既看这两个人在音乐上的碰撞、相会挤兑,也看这两个人在音乐上的交融.罗大佑即使走人文情怀的路线,也是很刚烈的人文,陈志远的编曲则多数带了一些都会情歌中的怨气,中和了罗大佑的刚烈,和谐,也够适度.

小樱:张雨生《天天想你》

陈志远与张雨生合作无数,留下后人许多经典之作,《天天想你》个人最喜欢的一首.歌曲一开始,宝哥的声音便高亢入云;但随着情感的深入,歌曲展示了更多的变化和层次感,展现了陈志远对旋律的顶级驾驭能力.当然,这首歌的编曲也同样精彩,斩钉截铁的氛围,又不失寸寸柔情.词的部分是陈乐融先生的手笔,同样是台湾最泰斗级的作词人之一.而今天,《天天想你》的词、曲、编、唱,仅剩陈乐融孤寂一人,这不得不让人唏嘘.

玉石:伊能静《流浪的小孩》

《流浪的小孩》是伊能静的第10张专辑,同名主打《流浪的小孩》是这张专辑中唯一一首由陈志远作曲并编曲的作品.不得不说的是,因为这一首歌曲让海内外更多的人认识并记得了伊能静,可以说为她带来了在飞碟唱片时期事业发展上的一个小高峰.整首歌的节奏明朗、轻快,编曲的手法在当时来说新颖且具有时代感,关键是能围绕“流浪的小孩”这个中心主题,通过旋律、编曲展现出流浪的小孩在个性上的无拘无束,勇敢、自由的特色,让伊能静情怀的表现得到极致的发挥.《流浪的小孩》是伊能静在飞碟唱片时期最不可错过的经典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来源:网易娱乐专稿

作者: 看看书    时间: 2019-3-11 13:19
楼主非常厉害,这些资料都有,对俺这只听不管谁唱的,这资料非常不错
作者: Rambo_1900    时间: 2019-5-5 10:08
感谢分享
作者: 美丽的希望    时间: 2020-10-9 19:31
好资源收藏
作者: pker    时间: 2020-10-11 13:47
水手,是我心中的白月光啊。
作者: liemr    时间: 2020-10-17 21:36
不错,值得听一下的歌曲
作者: taylor1119    时间: 2020-10-21 19:49
非常棒。受教了。




欢迎光临 读屏族音乐论坛 (https://www.dupingz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