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屏族音乐论坛

标题: 是真的吗?不相信----原版CD是无法完美复制的 [打印本页]

作者: yj1989    时间: 2018-8-6 12:21
标题: 是真的吗?不相信----原版CD是无法完美复制的
发烧友老喜欢说原版CD音质比刻录的CDR好?为什么原版CD的音质比复刻CD好?为什

么原版CD和抓轨下来的WAV文件听感会有差异?原版CD也好、CDR也好、复刻也好(如

果是精心制作的复刻)、抓轨的WAV文件也好,它们不都是一样的数据吗?

  其实这一系列问题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回答:尽管它们从数据的层面看是相同的

(假设不存在粗制滥造形成的误码),但它们各自的物理存储媒介是不同的,数据被

播放设备读取和播放的机制是不同的,导致播放时形成略有差异的声音。当然这个

回答是以最简洁的方式作出的。具体情况下面我介绍一下。

  数码音频的本质就是把模拟波形通过取样和量化,形成一系列0和1构成的二进

制数据。一个录音做好了,最终出来的结果就是这么一个“数据”。下一步是关于

存储和播放的,即这样的音频数据,如何记录到某种物理介质(Media)上去,并且

如何播放它。这个问题的答案主流是两种方式:做成CD盘的形式,以CD机播放,或

者以音频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电脑硬盘上,以电脑读取文件的方式来播放。

CD盘是如何承载音频数据的呢?有很多基础读物在网上,大家可以自己去研究。大

体说来CD盘的数据面表面是一个个长短不一的坑(pits),除了坑之外就是平面

(land),CD碟在播放时光头射出的激光束所扫到之处,不是坑就是面,通过坑和面

对激光束反射的不同,拾取到数据。这里的关键点,在于坑和平面的转换的地方。

我先找一张电子显微镜下的CD碟的照片给大家看一下。



    这里的每一个长条都是所谓的“坑”(注意所谓的“坑”其实是一个突起部分

,只是对CD光头来说是个“坑”),而坑和平面相转换的地方(平面到坑,以及坑到

平面),是最为关键的,因为CD播放系统正是靠着感知到“坑在这个瞬间转换为平

面”以及“平面在这个瞬间变为坑”来识别数据的。从理论上说,坑越是鲜明、清

晰、坑和平面间转换的地方越是陡峭、便于光头识别,则越是理想。如果一个个的

坑边缘都模模糊糊,在坑转换为平面的地方都不够鲜明,那么光头识别状态(坑和

平面两种状态间的变化)就比较困难,读出来的数据就有问题!

  大家必须知道的是,尽管CD光头去读一张碟上的数据,输出时一般是不会有误

码的(除非碟面严重损坏了),但在数码音频领域里,没有误码是非常非常起码的事

情,也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但低jitter,就非常难了。我前面提到的那些因素,

都会使CD光头工作时碰到障碍,并非工作在最佳状态,从而增大输出信号的jitter



  什么是CD光头的理想工作状态呢?CD光头的理想工作结果,就是极度平稳地、

低jitter地输出读取到的数字信号,而要做到此点,必须:CD碟表面状态好,坑清

晰锐利;CD碟反射率理想,材质均匀平整;CD碟旋转高度平稳流畅。这既由CD碟的制

作、保存情况决定,CD机也是很重要的一环。CD机的转盘部分必须把碟稳稳地、牢

牢地固定住,并且CD碟的旋转必须高度均匀。

大家始终要记得一点:虽然CD读取过程中一般是没有误码的,但碟面的情况、CD转

盘的情况,都在影响着读取输出的信号的质量,具体说就是包含多少jitter。CD碟

的碟面情况越理想(锐利清晰的坑)、CD转盘越好,则jitter越低;反之若CD碟面情

况不佳,CD转盘不够好,那么虽然读到的数据本身是一样的,但输出时的jitter会

大。CD碟在实际工作时输出的是音频流,是一个“流”的概念(Data Stream),是

包含时间因素的,并非一维的“数据”(Data)。所以仅仅数据相同、数据正确无误

,是不够的。

CD-R和原版碟的声音存在差异,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也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刻录时

无法做到完美,一定存在“刻录误差”。刻录机的旋转不可能是绝对完美而均匀的

,刻录时光头也不可能以绝对精确的方式去烧录,刻录时在CD-R表面烧出的“模拟

坑”的长度不可能和原版碟完全一样,肯定存在误差,虽然这个误差不会导致误码

,但绝对会导致jitter。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刻录光驱是有好坏之分的,为什么

刻录CD-R时要用尽量好的刻录机(如日本制造的PP2就备受推崇),有些发烧友还要

讲究刻录时的供电和避震措施。这些都是有道理的——刻录的过程确实是关键的,

假想一下,刻录时如果CD-R的旋转不稳定、激光束工作不稳定、那烧上去的“坑”

长度会精确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下面说到复刻CD的问题。复刻CD有不同的制作方式,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是

买到一张正版,以它为母版,翻制出金属母模,再用这个母模去压制“复刻CD”。

注意复刻CD的碟表面,和原版CD是一样的,也是“坑”和“平面”,光头也是靠这

个来识别数据。那为什么复刻CD的音质仍和原版CD不同呢?

  这就很简单解释了。原版CD象个“母版”,复刻CD象是以母版为依据翻制出来

的“复制品”,放大到显微镜下去看,从微观层面观察,我们一定会发现复刻CD这

个“复制品”的表面的坑,会比原版的粗糙一些。这是一定的,是翻制过程的物理

损耗造成的。不管金属母模做得多么好、翻制过程多么小心,母版和复制品之间,

肯定是有物理损耗了,更不用说是对于CD这种很精密的、表面布满细微凹凸的东西

来说了。

  所以我一直常说一句话:原版CD是无法完美复制的。不管你是用抓取数据刻录

为CD-R的方法,或者制作为复刻的方式,获得的复制品与原版CD在CD机里播放时,

音质总是有差异的。不可能制作出一张完美的、在CD机中播放时和原版CD音质完全

相同的复制品。

CD.jpg (20.27 KB, 下载次数: 189)

CD.jpg

作者: sunjx    时间: 2018-8-6 13:11

作者: 花果山王    时间: 2018-8-6 18:50
涨一下知识
本楼来自:智慧人生
作者: whn325    时间: 2018-8-7 16:41
应该差异很小很小很小吧
作者: 微雨洪辰    时间: 2018-8-11 19:37
不错,楼主剖析的物理知识很关键,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 NICOTOMIA    时间: 2018-8-12 22:45
来看看,非常感谢
作者: 伯牙    时间: 2018-8-13 18:20
數據造成的差異很小,播放設備造成的區別能聽出來。
作者: natureman    时间: 2018-8-27 16:45
无损的音质已经能够满足要求了
作者: nonamed    时间: 2018-10-12 19:05
学习了,涨姿势
作者: ggh2008    时间: 2018-10-14 16:45
来看看学习一下。
作者: zuigaofeng2006    时间: 2018-10-16 09:15
在复试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损耗
作者: pker    时间: 2018-10-18 14:56
也许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真能听出来的人又有多少呢?
作者: 宝丽金    时间: 2019-6-1 00:56
确实有差异。。。。。一般人也真听不出来。
作者: kaoline    时间: 2019-6-1 08:11
复制的毕竟还是有差距的
作者: tning99    时间: 2019-6-1 13:33
值得我学习
作者: 宝丽金    时间: 2019-6-18 23:26
对于木耳来说。。。。。。误差这不是问题
作者: 射中死    时间: 2019-6-20 13:32
长知识了,但是我的耳朵是分辨不出来的。
作者: 梦龍    时间: 2019-6-23 17:28
这是个狼人
作者: zapher    时间: 2019-6-26 11:30
感谢楼主分享!
作者: 宇宙之声    时间: 2019-7-1 20:24
楼主的意思是只有用最原始的母带加上专业的吧母带到cd的机器做出来的音质是最好的,那不知道有没有吧母带做到电脑可读取的最佳的数字音频方式呢?
作者: sai8665388    时间: 2019-7-3 10:24
这是学到了
作者: nanan_lu    时间: 2019-10-3 11:31
涨知识了,感谢楼主分享
作者: weixuesong    时间: 2019-10-4 09:51
感谢分享...
作者: 国易无双    时间: 2019-10-29 06:47
感谢楼主分享,又积累了一些知识,这种误差也许只有在近乎完美的母带再配合近乎完美的一整套播放器材,在遇到一双高质量的耳朵,才能分辨出来。
作者: bjdai    时间: 2019-12-11 16:52
楼主研究的挺透彻。我认为将抓取数据的效果比复制CD的效果好,因为,少了一次刻录转换的损失。
作者: 天地人自和    时间: 2019-12-12 12:28
感谢楼主分享。确实学到了不少。自我感觉,数据误差很男觉察,物理和解码误差应该可以感觉得到。
作者: luckyreno    时间: 2020-1-7 10:14
其实没有啥是能百分之百复制的,电子文件还好些吧
作者: realiceme    时间: 2020-4-26 00:35
看完文章 又涨学文了 复刻 肯定没有原版的好
作者: 平凡    时间: 2020-5-7 18:17
我这边有很多CD是无法复制的。
作者: 1905433512    时间: 2020-5-15 14:22
原版复制过来的CD音质和原版没区别 效果好的

作者: deloomax    时间: 2020-5-22 13:17
有个抖动问题,确实无法100%,但可以99.999%抓轨
作者: russxu    时间: 2020-8-26 13:28
长知识了,谢谢
作者: 纳兰静若    时间: 2020-9-12 09:05
其实凡是拷贝,差异肯定是客观存在的,包括VCD,DVD,LD-DVD,LP-DVD,蓝光DVD这些光盘的数据拷贝肯定都存在差异,
作者: 苍天一鹤    时间: 2020-9-24 11:37
那就是只能听现场了吧,非现场都是有损了?
作者: SDR    时间: 2020-9-26 20:13
不知道,只知道论坛升级好难
作者: Ediath    时间: 2020-10-6 12:12
啊这,我感觉都是听个响emmm
作者: 守护天使    时间: 2020-10-7 05:11
标题: 回楼主yj1989
来看看,学习一下
作者: milan1899    时间: 2020-10-9 16:49
       
感谢楼主分享!
作者: zeusforce    时间: 2020-10-11 16:06
如果要這樣說母帶跟CD也不能畫等號了.....




欢迎光临 读屏族音乐论坛 (https://www.dupingz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